当前位置:爱职场 > 工作计划 > 2020年9月初一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2020年9月初一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2020-08-04 00:03:07

  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发展素质教育,增强办学实力,打造旗帜学校”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教学的各项工作。深化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师资,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优化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全面发展,坚持抓核心、求突破;抓薄弱、求协调的策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工作要点:

  1.多种举措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2.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科研课题管理,抓好校本研究。

  5.依托“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及新教育实验中亲子共读活动,进一步促进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具体措施:

  一、细化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

  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突出“五个环节”,加强“三个研究”,严把“一个关口”。

  “五个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

  各环节要点:、

  备课: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合作交流,在共享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教学设计,从教材处理、教学策略、拓展练习、课后反思四个方面对教学方案进行原创而富有个性的设计,突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优势。

  上课:课堂教学实践以打造“三阶六步”高效课堂为方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信息反馈、教学行为规范、互动评价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对授课教师的基本功及课堂驾驭能力进行全方位点评,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完善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作业:进一步规范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加强作业质量监控。要求教师适量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认真,作业批改坚决做到“五有”,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有必要的评语,切实提高反馈矫正和评价的有效性。教导处采取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每月全面检查各班级检查作业一次,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辅导:各班级针对实际情况,本着“让后进生基础过关,让优等生有所提高”的目标,针对班级学困生问题多管齐下,积极构筑教师、同学、家长全方位帮扶体系。采取教师引导、同学帮扶、家长交流、表扬奖励等方式切实加强学困生的辅导,扎实有效地开展培优补差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测试:

  (1)加强质量监控,做到规范操作,认真分析反馈,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缩小学校、年级和班级之间的差距,使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2)单项抽测、期中考试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各备课组统一命题批阅,做好学科质量分析。

  加强“三个研究”即加强教师备课与教案编写实效性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加强科学布置作业与减负增效的研究。把三个研究内容与课题研究有机整合。

  严把“一个关口”,即:严把教学常规检查关,进一步建立健全常规检查制度,做到严格检查、认真记载、及时反馈。

  采取措施:

  1.制定并落实转课、蹲课、推门听课制度。  

  转课主要由校级班子和教导处落实。校级班子不定时巡课,教导处每天至少巡课一次,主要检查教师是否在上课铃响到达上课地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规范;课堂教学组织是否有序等现象。转课人员认真做好转课记录,教学校长及时总结反馈。

  班主任实行蹲课制度,每学期班主任至少要听本班教师两节随堂课,掌握本班教学动态,增强本班教学合力。

  各科任教师要多走进同学科教师的课堂随即听课。每学期自主推门听课,每位科任教师不得少于两节,采用推门听课与适当提前告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通过随机听课,学习对方常态教学下的亮点,找出不足,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促使本校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  

  2.注重教师“四本”检查,把具体要求转化为教师日常行为。

   学校按照规定时间时间,分别对教师的教案(保持一周余案)、教学随笔、听课笔记(每月不少月3节)、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评价与交流;杜绝教师平时不按时完成”四本“,学期末突击补的现象,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落到实处。

   检查标准参照学校常规教学检测表,由包年级领导交叉落实。对各教师的落实情况如实记录并量化打分,兑现到期末绩效核算。

  二、切实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建立“骨干团队”工作室。

  “骨干团队”建立的原则:

  1.老青帮扶,形成合力。团队建立原则上要求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员参与,同时恳请45岁以上的教师积极指导,形成一支老少帮扶、共同成长、克难奋进的科研团队。

  2.发扬民主,尊重意愿。年轻教师不愿承担科研任务者可主动提出,年老教师愿意发挥自己先进经验、主动引领者可积极申请加入。

  团队目标:

  1.打造学习型团队,实现骨干教师自主发展和专业发展层次的持续提升。

  2.形成一对一帮扶,发挥骨干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3.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具体措施:

  1.完善“骨干团队”的职责、规章制度,制定管理考核细则,增强团队成员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意识。使团队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建立全体教师成员“成长档案袋”。

  3.加强骨干教师自修自练,通过多读书、勤反思、多练笔等形式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4.坚持业务提升与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紧密结合的原则,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学研讨、网站建设为主要载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团队具体工作由徐正芝主持,制定团队各月工作计划,并带领团队成员按计划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1.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平时教学情况,采取月检测制度。

  具体内容:口算、计算、概念、应用题、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作文、英语单词等。

  2.认真组织好每次学校性的各项测试,教导处组织,各备课组出题、考试、阅卷。各班级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分析问题,进一步落实改进措施

  3.各年级确定“经典诵读”主题及内容,充分利用晨会时间和课前时间诵读,依然实行每周班级展示,每月年级展示制度,让经典诵读成为教学常态。(各年级制定本学期经典诵读计划)三至六年级分别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编排一个大型诵读剧目,四月第一周组织评比。分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

  4.开发校本课程,发展学校特色:本学期在现有校本课程有特长小组+年级特长项目,音乐、体育、美术特色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和专长,满足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与实施,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加强科研课题管理,抓好校本研究。

  学校“十二五”立项课题有:

  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背景:

  教育科研水平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科研,学校的发展才有厚实的基础,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教科研工作方式及重点: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本着“科研促教研、课题带常规”的教科研工作思路,构建“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研工作格局。课题研究实行“教学问题课题化”的管理模式,推行“课题研究群体化”的研究模式。通过教育科研,不仅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以,十二五教育科研将把打造一支精干的教师团队作为是科研的重中之重。

  教师团队建设将采取“领放合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科研引领,教研提升,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能力与水平。

  领:在“探索课、引路课、示范课”(即三课)中进行“教师会课制、课堂教学会诊制、教学反思制”(即“三制”),整合科研教研内容,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辐射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放: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大力弘扬凸显个性,百家争鸣,不拘一格,达到教师基本功扎实后快速挖掘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合:以年组教研为基础,提炼教科研新成果,达成共识,形成本组特色。

  分:在教研组科研课题的统领下,提倡形成自己稳定独到的教学风格,并能在课中充分体现。

  “收放合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推进“三制”、“三课”为核心,以各种活动为平台,以开展校本教研科研为主线,使教师自觉地修炼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科研的质量和效益,从而达到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的目的。

  本学期重点:

  各年组制定小课题研究计划,小课题主持人进行课题研究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和要求。各课题组要根据小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有效开展实验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与科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对教学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五、丰富多彩的活动,促学校、学生发展。

  1.家长开放日活动

  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融合互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状况,及时反馈有关教育教学信息,改进学校管理,推进学校发展。 初一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全文现在开始!

  环潭镇第二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发展素质教育,增强办学实力,打造旗帜学校”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教学的各项工作。深化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师资,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优化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全面发展,坚持抓核心、求突破;抓薄弱、求协调的策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工作要点:

  1.多种举措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2.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科研课题管理,抓好校本研究。

  5.依托“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及新教育实验中亲子共读活动,进一步促进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具体措施:

  一、细化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

  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突出“五个环节”,加强“三个研究”,严把“一个关口”。

  “五个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

  各环节要点:、

  备课: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合作交流,在共享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教学设计,从教材处理、教学策略、拓展练习、课后反思四个方面对教学方案进行原创而富有个性的设计,突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优势。

  上课:课堂教学实践以打造“三阶六步”高效课堂为方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信息反馈、教学行为规范、互动评价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对授课教师的基本功及课堂驾驭能力进行全方位点评,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完善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作业:进一步规范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加强作业质量监控。要求教师适量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认真,作业批改坚决做到“五有”,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有必要的评语,切实提高反馈矫正和评价的有效性。教导处采取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每月全面检查各班级检查作业一次,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辅导:各班级针对实际情况,本着“让后进生基础过关,让优等生有所提高”的目标,针对班级学困生问题多管齐下,积极构筑教师、同学、家长全方位帮扶体系。采取教师引导、同学帮扶、家长交流、表扬奖励等方式切实加强学困生的辅导,扎实有效地开展培优补差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测试:

  (1)加强质量监控,做到规范操作,认真分析反馈,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缩小学校、年级和班级之间的差距,使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2)单项抽测、期中考试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各备课组统一命题批阅,做好学科质量分析。

  加强“三个研究”即加强教师备课与教案编写实效性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加强科学布置作业与减负增效的研究。把三个研究内容与课题研究有机整合。

  严把“一个关口”,即:严把教学常规检查关,进一步建立健全常规检查制度,做到严格检查、认真记载、及时反馈。

  采取措施:

  1.制定并落实转课、蹲课、推门听课制度。  

  转课主要由校级班子和教导处落实。校级班子不定时巡课,教导处每天至少巡课一次,主要检查教师是否在上课铃响到达上课地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规范;课堂教学组织是否有序等现象。转课人员认真做好转课记录,教学校长及时总结反馈。

  班主任实行蹲课制度,每学期班主任至少要听本班教师两节随堂课,掌握本班教学动态,增强本班教学合力。

  各科任教师要多走进同学科教师的课堂随即听课。每学期自主推门听课,每位科任教师不得少于两节,采用推门听课与适当提前告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通过随机听课,学习对方常态教学下的亮点,找出不足,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促使本校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  

  2.注重教师“四本”检查,把具体要求转化为教师日常行为。

   学校按照规定时间时间,分别对教师的教案(保持一周余案)、教学随笔、听课笔记(每月不少月3节)、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评价与交流;杜绝教师平时不按时完成”四本“,学期末突击补的现象,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落到实处。

   检查标准参照学校常规教学检测表,由包年级领导交叉落实。对各教师的落实情况如实记录并量化打分,兑现到期末绩效核算。

  二、切实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建立“骨干团队”工作室。

  “骨干团队”建立的原则:

  1.老青帮扶,形成合力。团队建立原则上要求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员参与,同时恳请45岁以上的教师积极指导,形成一支老少帮扶、共同成长、克难奋进的科研团队。

  2.发扬民主,尊重意愿。年轻教师不愿承担科研任务者可主动提出,年老教师愿意发挥自己先进经验、主动引领者可积极申请加入。

  团队目标:

  1.打造学习型团队,实现骨干教师自主发展和专业发展层次的持续提升。

  2.形成一对一帮扶,发挥骨干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3.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具体措施:

  1.完善“骨干团队”的职责、规章制度,制定管理考核细则,增强团队成员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意识。使团队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建立全体教师成员“成长档案袋”。

  3.加强骨干教师自修自练,通过多读书、勤反思、多练笔等形式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4.坚持业务提升与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紧密结合的原则,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学研讨、网站建设为主要载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团队具体工作由徐正芝主持,制定团队各月工作计划,并带领团队成员按计划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1.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平时教学情况,采取月检测制度。

  具体内容:口算、计算、概念、应用题、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作文、英语单词等。

  2.认真组织好每次学校性的各项测试,教导处组织,各备课组出题、考试、阅卷。各班级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分析问题,进一步落实改进措施

  3.各年级确定“经典诵读”主题及内容,充分利用晨会时间和课前时间诵读,依然实行每周班级展示,每月年级展示制度,让经典诵读成为教学常态。(各年级制定本学期经典诵读计划)三至六年级分别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编排一个大型诵读剧目,四月第一周组织评比。分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

  4.开发校本课程,发展学校特色:本学期在现有校本课程有特长小组+年级特长项目,音乐、体育、美术特色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和专长,满足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与实施,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加强科研课题管理,抓好校本研究。

  学校“十二五”立项课题有:

  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背景:

  教育科研水平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科研,学校的发展才有厚实的基础,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教科研工作方式及重点: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本着“科研促教研、课题带常规”的教科研工作思路,构建“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研工作格局。课题研究实行“教学问题课题化”的管理模式,推行“课题研究群体化”的研究模式。通过教育科研,不仅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以,十二五教育科研将把打造一支精干的教师团队作为是科研的重中之重。

  教师团队建设将采取“领放合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科研引领,教研提升,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能力与水平。

  领:在“探索课、引路课、示范课”(即三课)中进行“教师会课制、课堂教学会诊制、教学反思制”(即“三制”),整合科研教研内容,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辐射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放: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大力弘扬凸显个性,百家争鸣,不拘一格,达到教师基本功扎实后快速挖掘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合:以年组教研为基础,提炼教科研新成果,达成共识,形成本组特色。

  分:在教研组科研课题的统领下,提倡形成自己稳定独到的教学风格,并能在课中充分体现。

  “收放合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推进“三制”、“三课”为核心,以各种活动为平台,以开展校本教研科研为主线,使教师自觉地修炼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科研的质量和效益,从而达到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的目的。

  本学期重点:

  各年组制定小课题研究计划,小课题主持人进行课题研究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和要求。各课题组要根据小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有效开展实验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与科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对教学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五、丰富多彩的活动,促学校、学生发展。

  1.家长开放日活动

  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融合互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状况,及时反馈有关教育教学信息,改进学校管理,推进学校发展。